乡村振兴,需要产业先行,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具体部署,要求继续支持创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并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为深入了解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状,实践团队前往湖南省长沙市乔口镇展开了2023暑期“三下乡”调研活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荷花虾实践调研团”于7月22日至7月25日前往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乔口镇展开为期4天的调研。团队与当地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取得联系后,在工作人员郭艳萍女士的带领下,走访了乔口镇荷花虾养殖基地、文和友生态屯养基地,采访了文和友小龙虾研究院的院长崔松,并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与当地养殖户交流荷花虾产业发展对其产生的影响。
实践团在荷花虾养殖基地合影
“虾”日乔口,开辟味蕾新天地
乔口镇隶属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位于长沙市西北部,地处宁乡市、岳阳市湘阴县、益阳市赫山区“三地四县”交界处,是望城联系三县四地的西北门户,长沙对接湖南省3+5城市群北部区域的前沿阵地和湘江综合服务轴上的关键节点。
乔口镇在三县四地的位置
1、养好“一只虾”,深耕乡村优势产业
乔口镇水域面积广阔,其内大小湖泊星罗棋布、长短河流纵横交错,得益于丰富的水域资源,当地重点打造了以“荷花虾”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据调查,2022年,乔口镇小龙虾种养规模达1.22万亩,年产量2340吨,综合产值超4亿元,一条集“产、销、加、研、学、游”于一体的小龙虾全产业链正在成型。
乔口荷花虾
调研团队前往文和友荷花虾养殖示范基地,据了解,文和友以养大虾、养精品虾、一年四季养虾为目标,实现产量最大化,所创新的“一荷三虾”技术实现了小龙虾藕(莲)综合四季生态养殖,解决了小龙虾荷虾共生矛盾,达至经济效益最大化。
荷花虾养殖示范基地
2、发展“新技术”,化解活虾季节限制
夏季正是吃虾的好时节,在乔口镇“荷虾共生”综合种养模式下所产的小龙虾更是肉质饱满、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备“肥、大、鲜、嫩”的独特品质。可一旦过了夏季,市场就会面临“无鲜虾可食”的季节性难题,“旺季多压价,淡季无活虾”正是小龙虾行业发展困境的真实写照。


乔口荷花虾
为了稳定小龙虾的市场价格,促进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当地龙头企业文和友建成了全国领先的小龙虾屯养基地,年循环屯储量达200万斤,创造收益约2000万元。
文和友生态屯养基地车间
队员们刚一走进屯养基地车间,扑面而来的便是酷暑中难得的冷气,经基地负责人介绍,文和友自发研制的循环水系统使室内空气温度恒定在8度左右,让荷花虾在适宜的环境下存活,从而实现一年四季养活虾。屯养技术的创新实践不仅缓解了市场上的供需矛盾,还为当地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区域小龙虾产业效益发展。

实践团队前往文和友生态屯养基地车间
3、打好“特色牌”,实现农户增收致富
为了进一步了解乔口镇特色产业荷花虾的发展现状,以及当地养殖户参与产业融合的程度,团队走访了乔口镇第一产业的养殖大户、散户,并对第二、三产业企业进行访谈。据了解,乔口特色产业荷花虾的发展不仅吸引了一大批人才前来扎根创业,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也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乔口镇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形式,引领养殖大户带动村民增产、增效、增收。
养殖户填写调查问卷
4、唱响“融合戏”,助力乔口产业升级
团队为深入了解乔口特色产业发展模式,采访了文和友小龙虾产业研究院的院长崔松。从终端消费一路上溯至上游养殖,文和友在乔口实现了一二三产业链的融合,打造了有标杆意义的荷花虾全产业链。“乔口荷花虾”特色名片的打出,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建成了一条荷花虾种养、加工、仓储、销售、观光体验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
崔院长与实践团队开展座谈会,讲解特色产业荷花虾三产融合情况
文字 史家琪 葛悦涵
图片 史家琪 葛悦涵
编辑 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