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巡礼

发表时间:2024-05-28来源: 访问次数:0 分享:

  1 院长寄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依托学校建校60余年的历史积淀和持续增长的办学实力,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林为己任的办学宗旨,秉承“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和“包容、诚朴、坚毅、公允”的校风,对标国内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扎实推进专业建设,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善创新的高素质经济类专业人才。学院现有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良好,全体师生正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在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大道上阔步向前!    

  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类人才的价值日益凸显。经济学院为莘莘学子提供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和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在这里,你有机会运用经济学理论知识探寻经济社会运行的奥秘,有机会在CFA卓越班接受全英文的专业知识教学,有机会参加各种颇具挑战性的学科竞赛,有机会在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体验理论融入实践的快乐。 

  热忱欢迎有远大抱负和创新精神的青年学子报考经济学院,以经世济民为己任,努力进取,知行合一,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 朱玉林 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 学院简介   

  经济学院的前身是中南林学院1995年成立的经济贸易系。2006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与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两校合并,经过学科资源整合正式成立经济学院。学院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点、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点(农村发展领域),具有硕士生免推资格;拥有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学3个本科专业,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湖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1900余人,硕士研究生300余人。 

  学院拥有“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和“创新型企业风险管理与控制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省级科研平台,拥有产融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所、科技金融研究所和中国数字经济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近五年,学院共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0余项,重大横向课题20余项;在SSCI、SCI、CSSCI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译)著(教材)20余部,获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省科技进步奖多项。 

  学院现有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学等3个系,教职工80人,其中专任教师66人,教授8人、副教授8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4人;30%以上的专业教师拥有海外访学或留学背景;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1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8人,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能手2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树人学者1人,教学名师1人。 

 

  3 人才培养 

  学院注重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始终坚持以育人为中心、素质教育为重点、教学改革为手段,探索经济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了多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学院创办了金融学CFA(国际特许金融分析师)卓越班,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近三年来,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交叉数学建模竞赛(MCM/ICM)、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等国家级竞赛中获得良好成绩;共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与好评。  

  学院重视学生的国际化培养,与英国班戈大学、日本富山大学、韩国江原大学等国外高校保持长期稳定的国际合作交流,设立推免生、交换生、体验式实习等合作项目,进行师资互培,建立东北亚学术论坛等国际学术交流平台;邀请多位国外知名学者和专家来校讲学。 

  学院通过实验、竞赛、实践和创新创业项目不断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学院拥有应用经济学综合实验室,拥有湖南省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湖南省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湖南省金融投资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等省级实习实践平台;与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担保公司、外贸企业等70 余家单位深入合作,建设辐射全国的实习基地群;与湖南证监局、湖南省证券业协会和国信证券湖南分公司签订四方合作协议。 

  学院近年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0%以上,大量毕业生在中国人民银行、税务局、中国海关、三一集团、中兴通讯等金融机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连续六年荣获学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20-2022年平均升学率达到24.14%。国内录取院校有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外录取院校有曼彻斯特大学、悉尼大学、昆士兰大学、京都大学、SKEMA商学院等QS世界大学排名前列的高校。 

 

  4 专业介绍 

  学院现有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湖南省一流专业和保险学特色专业。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为导向,以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为底蕴,秉承“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原则,通过经济学科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通过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彼此支撑,通过国际化濡染与产业化熏陶的协同共育,构建“经济+绿色”的培养体系,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具备扎实专业基础、优良科学素养、强烈创新精神和强劲国际竞争能力的金融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 

    

  金融学专业介绍(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   

  专业简介 

  经管类人才培养始于1982年,1996年在会计学本科下设投资经济方向班,2002年在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下设金融学方向班。2002年获批设立金融学本科专业并于2003年开始招生。2006年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金融学专业并入本专业。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开设金融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2017年开办“CFA(特许金融分析师)卓越班”。2019年入选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6年获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获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本、硕人才培养体系。金融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知识、具备金融业务操作以及较强金融管理能力,能够胜任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以及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门、政府部门等单位的专业金融管理工作。金融学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夯实主流金融,开拓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新兴领域,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专业特色 

  1.“金融+绿色”特色。我校是一所以林业、生态为特色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我校的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依托学校特色和优势,适应当前绿色金融发展的大趋势,在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实践活动等方面着力培养“金融+绿色”的人才。 

  2.“金融+科技”特色。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及监管科技等新一轮科技革命与金融业深度融合,将对传统意义的金融产品、业务、组织和服务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为适应这一趋势,我校的金融学专业依据我校在相关领域的师资、实践条件优势,优化课程设置,着力构建校企互动、师资共享的特色办学模式,突出学生金融科技能力的培养。 

  3.“国际化办学”特色。以金融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和CFA卓越班为依托,形成了较强的国际化办学优势。 

  

  专业前景 

  我国金融业处于新一轮的改革与发展中,未来发展空间巨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经济决策部门、战略营销咨询、信托投资、保险、财政、审计以及基金管理、证券经纪、股票分析等等行业都对金融专业人才产生极大的需求。同时,随着市场经济走向成熟和金融国际化发展,将涌现金融分析师、金融风险管理师、特许财富管理师、金融产品研发工程师等新业态岗位人才需求,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前景广阔。 

  金融学专业毕业生不仅面向金融业就业,入职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以及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门、政府部门等单位,还可入职管理咨询、营销咨询、IT咨询等咨询机构以及财经媒体,从事客户服务投资顾问金融分析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经济分析预测市场研究分析等工作。专业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可推荐优秀的学生到国内重点知名院校攻读研究生。学生也可以考取硕士研究生或赴国外知名大学继续深造。 

    

  毕业生培养质量的社会评价 

  1.用人单位满意度高。据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或企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反馈,本专业毕业生知识面广、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在工作中表现出色,涌现出一批优秀校友代表,如湖南怀化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博,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湖南发展集团土地管理公司总经理帅富成,湖南宇纳私募基金公司董事长王帅等。  

  2.升学高校认可度高。近三年超过30%的学生在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他们以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专业素养和学术创新能力得到升学高校的高度肯定。 

  3.社会评价美誉度高。2018-2020届的升学率分别为28.9%、29.2%、33.8%,2021年达到37.5%,远高于同类高校,以过硬的毕业生质量和较高的升学率,形成了较强的区域办学影响力优势,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高考录取分数线逐年攀升。 

    

  金融学专业CFA卓越班简介 

  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国际注册金融分析师,又称“特许金融分析师”,是金融行业衡量人才的“黄金标准”,在全球投资分析行业中倍受推崇。CFA学习者或CFA各级通过者在金融机构人才招聘中倍受青睐,是国内金融行业紧缺的人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金融学专业CFA卓越班,由经济学院与CFA专业教育机构融仕天下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学生由学校统一招生录取。卓越班是金融学普通本科教育与国际高端职业教育相结合的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制4年,采取将CFA证书课程与金融学专业本科课程融合教学的培养方案,全日制正常授课。CFA课程全部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中英文双语授课。    

  

  专业特色     

  1.学历教育与全球认可高端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 

  2.嵌入式单独教学培养方案、量身定制; 

  3.专业英文环境教学; 

  4.贴合实际的职业实习、实践及就业机会; 

  5.一线金融行业师资。最新行业案例融入到教学,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专业前景    

  CFA国际注册金融分析师也称特许金融分析师,由美国“注册金融分析师学院”(CFAI) 发起的当今世界证券投资与管理界普遍认可的一种职业资格称号,其考试也被称作 “全球金融第一考”。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获得 CFA 资格证书是进入投资领域从业的必要条件。CFA在投资金融界被誉为“金领阶层”,在西方一直被视做进军华尔街的"入场券"。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许多投资管理机构甚至已经把CFA资格作为对其雇员的基本要求。CFA资格证书被广泛地授予各个投资领域内的专业人员,包括基金经理、证券分析师、财务总监、投资顾问、投资银行家、交易员等。按照国际标准,CFA持证人(CFA三级)的平均年薪从61,210美金(助理金融分析师)到145,810美金(投资组合经理)不等。 

 

  办学成效 

   CFA卓越班于2017年开始招生,四年来取得了明显的办学成效。2021年和2022年CFA卓越班两届毕业生一大部分进入上海财经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首届升学率达到52%。向润婕、宋宁波、彭碧婷、魏冰、仇龙彬、张强等多位同学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交叉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融仕国际杯全国投资分析大赛、全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等国际国家竞赛奖励10余项,刘紫玲、罗媛、陈淑娴等同学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湖南省大学生英语演讲、写作、阅读大赛、“东方财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等省级竞赛奖励40余项;李超阳等同学的调研报告被团中央评为2020年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刘思嘉同学的研究报告在《决策参考》发表并得到省领导批示。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 

  专业简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于2002年设立,2016年开设应用经济学硕士点国际贸易专业方向,2020年被评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本专业人才培养经验与模式获得湖南省教学成果奖。 

  本专业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教学及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有教师2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博士12人。近五年,国贸教师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在SCI、SSCI、CSSCI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国贸系获得湖南省教学成果奖1项,多人拥有“省级教学能手”、省级青年骨干教师称号,获得省级教学竞赛奖多项,40%的核心专业课程被认定为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 

  本专业以国家战略发展、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备扎实的国际经济、贸易、管理、法律基础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及文化经济环境,能够在在跨国公司、金融集团、国际组织、政府管理部门和科研院所从事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跨国经营与管理和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特色 

  1.复合型特色。构建兼顾理论基础与应用能力科学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宽厚的学科知识基础和全面的专业应用能力,强调知识结构的广度、深度和合理性。一方面,关注经济学思维与基础学术科研思维训练,为学生奠定雄厚的学科基础。另一方面,设置全面细化的国际经贸实践能力训练环节:既涵盖国际生产运作、谈判、跟单、报关、报检、结算、运输、保险、外汇管理等国际经贸微观操作,也涵盖国际经济、国际投资、跨国经营等多个业务领域。 

  2.国际化特色。着力培养学生的国际化理念、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设置系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训练:贯穿6个学期的英语训练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入手,让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能力齐头并进,适用性、针对性强且内容丰厚、形象生动的英文原版教材确保英语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较高英语水平的专业师资团队将专业课中的双语课程开出率保持在88%以上,全面提高学生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能给学生提供去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高校进行访问和学术交流的机会。超过600名毕业生具有跨国企业工作经历,其中1/3以上担任中高层管理职务;100余名学生赴国外深造,境外升学率约10%。 

 

  专业前景 

  对外经贸合作是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全球经济大循环的主阵地。随着全球经贸格局的加速重构,外贸新业态加快发展,国际环境充满机遇与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规则意识强、对全球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高度敏感、国际化视野开阔的国际经贸高端人才必然会备受市场青睐。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大中型企业的涉外部门或海外分公司、外资企业、外贸企业、物流货运企业、电子商务企业、金融机构等单位从事外贸营销、报关报检、货运代理、商务单证、国际结算等工作,也可以进入商务局、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税务局、外汇管理局等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相关工作,或在国内外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如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学术型硕士、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或其他经贸管理类硕士)。 

 

  保险学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       

  保险学专业开设于2009年,拥有一支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教创新能力较强的师资团队。本专业以“新文科”理念为引领,以服务地方经济与乡村振兴为宗旨,依托我校经、法、管、理、工等学科综合发展优势,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系统掌握金融保险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质,能在保险、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保险监管、社会保障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与保险或风险管理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 

  1.“保险+”多元人才培养特色 

  瞄准行业人才需求“靶心”, 并结合学生个体特征,实施“保险+”差异化人才培养战略。一方面,紧跟保险行业人才需求动态,并依托学校多学科综合发展优势和校企协同育人平台,重点培育业务管理、核保核赔、投资、产品运营、保险理财规划、法务等主流保险人才。另一方面,立足学校农林学科特色优势,探索培育“保险+农林”特色专门人才。通过开设农林特色课程,向学生厚植知农爱农情怀;对接国内大型农险企业,协同培育通晓特色农险、绿色保险、防返贫保险等专业知识的“保险+农林”特色专门人才。 

  2.“校企行”多维实践育人特色 

  搭建“学校+工作室+企业+行业协会”多维实践育人平台,提升人才综合能力素养。以行业协会为桥梁,校企共建实践基地,共育双师型教师团队和复合型保险人才;师生共创“沃尔财富管理与保险规划工作室”,以“沃享会沙龙、普惠保险宣传、保险方案设计”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通过“业界精英进校园、实践实习进企业、跨界协同促创新”,实现保险人才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互联互通。 

    

  专业前景 

  保险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及潜力的行业之一。随着国内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保险主体的迅速增多,不仅国有独资的保险机构,而且股份制及民营性质的保险机构、外资及中外合资的保险机构,都将对保险学专业人才产生极大的需求。同时随着市场经济走向成熟和逐步与国际接轨,将涌现风险管理师、保险规划师、保险经纪人、保险独立代理人等各种新业态岗位人才需求,保险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教育前景广阔。 

  保险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多元,可在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保险监管机构、银行与证券公司或其他企事业单位等,从事金融风险分析与管理、核保与理赔、保险产品设计和开发、保险运营与管理、保险监管以及相关行业的咨询服务工作,或在国内外高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专业每年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被保送或考取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国华威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著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数字经济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数字经济专业于2024年设立,同年获数字经济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本、硕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响应数字中国、农业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采用“经济为本、多学科交融”的新文科培养模式,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熟悉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运行规律和创新实践,具备较强的大数据统计分析、产业数字化规划与建设、数字化运营与管理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在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及其他新业态从事数字经济相关工作。 

 

  核心课程 

  数字经济学、数字治理与监管、绿色发展经济学、数字金融、数字贸易、数字财政、区块链原理及应用、数据结构、Python大数据处理、机器学习等。

 

  专业前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和发展数字经济。《“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2035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湖南省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 年)》预计2025年湖南数字经济将达到 2.36 万亿元数智人才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数字经济专业的主要就业领域包括五大方面。一是数字产业领域,主要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行业企业和科研机构。二是现代服务业中的互联网金融、数字贸易、精准营销、电子商务、共享经济、智慧生活、平台经济等数字化领域。三是先进制造业中的智慧工厂、工业互联网及其应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柔性化定制、共享生产平台、供应链管理等数字化领域。四是现代农业中的精准农业等新领域。五是数字经济行业主管部门。 

 

  特色和优势 

  “数字+经济+生态”培养特色 

  我校是一所以林业、生态为特色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我校的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依托学校特色和优势,服务当前“数字中国”“农业强国”“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在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实践活动等方面着力培养“数字+经济+生态”的人才。 

  “政产学研用”多元育人特色 

  依托“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长沙市生态资源数智化技术创新中心”等智库和科研基地,整合“芦头实验林场”科普基地、合作企业、行业教师及校友资源,共育双师型教师团队和复合型数字经济人才。 

    

  简短概括——数字经济专业是什么?

  数字经济专业以经济学为基础,以数字技术为手段,融合管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知识。注重培养学生数字化思维,提升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产业数字化规划与建设能力,数字化运营与管理能力。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在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及其他新业态从事数字经济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5 名师寄语 

 

  寻舸,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湘潭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 

  寄语:成功的人生开端于崇高立志,追寻于开拓创新,践行于务真求实,终究于勿忘初心。树既成于林,必常念成材在斯,林茂才能树丰。要立家国强盛之志,怀回馈乡梓之情,籍青春韶光扬帆起航,不负新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李琴,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法学专业。 

  寄语:愿青春的你,享受生命,活出光芒;愿时代的你,经世济民,不辱使命! 

 

  肖紫琼,金融系讲师,毕业于中南大学金融学专业, 2022年第六届全国青教赛湖南省文科组唯一参赛代表, 2021年获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竞赛一等奖,2020年获湖南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主持省级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金融市场学》,荣获“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能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线上教学先进个人”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思政教学名师”等荣誉。 

  寄语恭逢盛世,筑梦未来,开拓进取君何往;幸当明时,不负韶华,经世济民我为先。这个金秋,期待与你相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我们一起筑梦远方。 

 

  曹时军,副教授,保险系主任。 

  寄语:保险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助动器,是金融三驾马车之一。当前,中国保险发展形式大好,国家急需大批保险专业人才,期待同学们参与到保险的学习和研究中,施展自己的才华,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新市场经济。 

    

  6校友风采 

 

  帅富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届经济学院金融学本科毕业生,毕业时考入本校攻读研究生,先后供职于湖南省财政厅、湖南发展集团,现任湖南发展集团土地管理公司总经理,2020年被评选为“湖南省抗击过新冠肺炎疫情抗疫先进个人”。 

  薛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金融学专业2005届校友,现担任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分公司法定代表人, 也是经济学院校友理事会会长。 

  陈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2008届校友,长沙天盾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长沙市高层次人才,长沙经开区优秀党员。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高空作业设备以及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已取得欧盟CE认证、ISO9001等权威认证,并荣获国家高新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等诸多奖项 

  何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届经济学院金融学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郴州中心支行,现任中信证券郴州营业部总经理。 

  於海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2007届校友,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现任深圳进门财经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执行副总裁。16年证券行业工作经验,参与壹网壹创、久祺股份、福莱特、正弦电气、中公教育、认养一头牛、海澜之家100多个IPO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 

  谭天,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2007届校友,美国奥本大学MBA硕士,全球大宗废料回收行业专家现任杭州天眼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10年在美国创立CBM国际资源公司,任总经理。2017-2021年带领公司加入美国大湖有色金属集团,任全球副总裁并全权负责其国际贸易子公司。2021年在中国创立杭州天眼智联公司,获得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扶持 

  徐建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金融学专业2013届校友,后考入中山大学就读法学硕士。毕业后,曾供职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现就职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郑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2016届校友,现任湖南特音电子有限公司岳阳分公司(vivo岳阳)总经理,中共党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习期间曾任校学生会副主席、校团委办公室主任、组织部副部长,曾获湖南省优秀毕业生,湖南省挑战杯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21年考入中南大学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贾宝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2018届校友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农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习期间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硕士毕业后供职于江西省生态厅,2022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为农村发展专业博士研究生。 

  刘冠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届经济学院金融学本科毕业生,毕业后供职于长沙市长投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现任长沙市长投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金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金融学专业2017届校友,后因参加湖南省开展选拔应届毕业生赴西藏自治区工作计划,分配到西藏山南地区工作,多次获得自治区表彰;是抗击疫情奉献青春力量的最美青年,是关爱儿童点亮七彩假期的暖心青年。 

  李孜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届经济学院金融学本科毕业生,毕业后进入上海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硕士专业深造学习,现就职于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厚桥街道(省委组织部选调生)。 

  刘思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1届金融学CFA卓越班毕业生,2021年推免进入上海财经大学硕博连读。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校级甲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陈烁琦:2017届保险学专业校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老龄化与养老保障。硕士毕业于河北大学,在校期间多次获国家奖学金,校级一等奖学金等奖励。在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SSCI)、《劳动保障世界》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谢凡:2016届保险学专业校友,现就职于阳光学院,任阳光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一职。2019-2020、2020-2021学年连续获评阳光学院先进教育工作者,2017年获湖南省保险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二等奖等。 

  李奥克: 2016届保险学专业校友,现任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永州中心支公司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主任、机关党支部书记、重要客户部经理。 

 

  学院风采 

  学院召开助力学生考研教学研讨会 

  

  学院全体教师赴浏阳进行党史学习 

2021年“正大杯”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中获一等奖

  

  学生在2021年“湖南大学生农村金融教育普及践行活动”中取得佳绩 

生在2020年全国金融与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冠军邀请赛获得一等奖 

 

学生在2021年第十四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斩获省级二等奖 

2021年学院与湖南证监局、湖南省证券业协会、国信证券湖南分公司签署四方合作协议 

保险系学生在实习单位实习 

保险系学生用人单位实践实习 

  国贸系师生代表赴实习基地调研